
3月14日,市委書記趙勝利帶領包扶部門,深入到所包聯的宋站鎮及宋站鎮曉光社區,就包扶工作與鎮村兩級領導進行對接。
趙勝利為鎮村經濟社會發展會診把脈,并為鎮村兩級干部就如何發展、如何致富講了一堂生動的黨課。黨課上,趙勝利就“雙聯雙包雙進”工作進行再解讀、再部署。
宋站鎮曉光社區位于宋站鎮西南部,社區共有8個自然屯,12000畝耕地,504戶居民。設有4個黨支部,51位黨員。2013年,曉光社區村集體收入51萬元,人均收入17806元。在曉光社區,趙勝利觀看了社區發展專題片,詳細詢問社區基本情況,并與包扶單位和鎮村領導坐下來,共同探討分析曉光社區村集體和農戶在發展和致富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尋出路、謀發展、奔致富。
趙勝利說,宋站鎮曉光村地理位置特殊,在未來發展中鎮村要共同攜手,充分挖掘集體潛力,盤活鎮村企業和資源,用來發展壯大鎮村集體實力。要將土地逐步進行規模化經營,形成企業主體,提升開拓市場能力,擴大接收信息能力。要聯系能人,發揮能人效應,積極幫助村集體和農民尋找致富門路。

對接結束后,趙勝利還為鎮村兩級干部講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趙勝利說,“百局聯百村、千人包千戶、萬人進鄉村”活動是黨的群眾路線實踐的最好體現。我們要通過活動有效改善農村民生條件,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讓干部轉變作風、市民轉變民風、農民遵守鄉規村約,讓社會和諧、有序、健康發展。
趙勝利指出,包聯工作是轉變思路,是研究發展,決不是送錢送物。我們要研究長效機制和長遠發展,決不是一招一式、一朝一夕,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要常抓不懈。我們要送思想、送作風。要用工作的努力,用想法和智慧,真正幫助鎮村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幫助村集體和村民致富,加快鄉村面貌改變。
趙勝利指出,各單位、各部門要在包扶工作中積極與村帶頭人對接,將村帶頭人武裝建設成為致富能手,帶領村集體和廣大農民致富。同時,致富不是只抓住農業,要看所包扶鄉村適合發展什么,研究包扶村屯每一戶的特點,實現農林牧副漁多渠道發展,各業多途徑促增收。在包扶中,我們要將每一個老百姓裝檔入案,記在心里。要認真了解民情,了解實實在在制約鎮村發展、影響農民致富的問題,積極幫助村集體和農民想辦法、尋出路、解決問題,讓能人更能、富人更富、貧困脫貧,讓每一戶想致富的農民都有一個致富的門路。

趙勝利要求,在包聯過程中,堅決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要按照實事求是、問題導向、城鄉攜手、互包互聯的要求,沉下心來、撲下身子,真包實扶。要到社區、到網格和到村屯,和村民談談心、嘮家常,了解百姓所盼所想,反饋民情民意。趙勝利強調,包扶單位和干部要直接走進田間地頭,走進生產一線,把群眾內心的真實想法摸出來。要認真建立民生檔案,記錄民情日記,寫好包扶日志,梳理好群眾反映的意見,記錄好“雙包”的成果。要踏踏實實為民辦事、切切實實提升干部素質。要樹正氣、轉作風、改民風,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深入拉近干群關系,形成干群同心、幸福生活靠大家創造的良好局面。
對接活動中,趙勝利還深入到宋站鎮鎮南新城建設現場,了解新城建設情況,并就下一步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王劍波、朱學權等參加此次對接活動。